我不懂魚夫宣言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魚夫賦予了「訊號」這個名詞一個全新的意義。我不知道魚夫的「訊號」指的是不是 “signal” 這個英文字。在無線通訊如此普及的今天,有時我的手機也會收不到「訊號」。這有可能是因為我的位置不在基地台的發送範圍內,或者是基地台發生故障。無論如何,我想這應該也是一般人對「訊號」這個名詞的理解及使用方式 - 「訊號」是種資訊運輸的工具:先把資訊轉換成電磁波訊號(編碼),如此才能以光速傳送;手機接收到訊號之後,再把它還原成資訊(解碼)。這個運輸工具並不牽涉到意義,它只是盡可能的忠實傳送資訊的表達形式,如聲音、文字,或影像等。而意義則完全是接收者對資訊形式或符號的解讀結果。
在我的認知裡面,「訊號」還有另一個功能:協調眾人的行動。比如大家一起搬東西時,說好在數到 3 的時候一起用力,這時 3 就是個發力的訊號。這種協調的訊號是可以隨意指定的,比如拔河比賽開始的槍聲或哨聲。當然我們也以使用文字,比如說看到「羊」字後開始用力,只要參與的人都有共識、並且都能辨識就行了。
在魚夫的文章裡沒有明確地定義「訊號」這個名詞,我只能嘗試從他的文字來推斷。注意這是文字作為符號的一個非常強大的功能:輔助人類思考的工具。用符號來象徵世界,藉由對符號的操作從中發現世界的運作模式,甚至推演出新的意義。比如人類在沒有能力進入太空之前,就能利用符號來紀錄星球的運行,進而推斷出太陽系的結構,就是人類藉由符號思考的偉大成就。
我認為魚夫是從學習的角度來切入的。當你閱讀一篇文章,看到不懂的地方,選取這段文字,系統自動呈現相關的資訊。這些資訊可能以文字、聲音、影像、或影片等各種形式呈現,幫助使用者瞭解。這其實是一種資訊連結與呈現的方式,類似超連結,但更為強大。現在我們習慣見到的超連結只能連結到某一筆特定的資訊,而這筆資訊通常只能呈現我們想要瞭解的對象的片面,想要瞭解全貌,可能還需要有更多不同形式的資訊。也許這是讓漁夫有感而發原因之一。 然而,是不是把相關的資訊都條列出來就好了呢?關於資訊的提供,其實還有資訊過量、及接收到的資訊能否幫助你學習的問題。資訊過量讓你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過濾資訊,而這些資訊若無法幫助你瞭解問題,則一點用處也沒有。因此資訊的提供,可能必須具備不同的層級。想像一個場景。你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地方,想要瞭解這裡。於是你拿起手機,拍了幾張照片上傳到某個超級搜尋引擎,然後你得到:一張地圖,標示你現在的位置、一篇簡介文字、甚或一段從影音資料庫裡自動剪輯出來的3分鐘介紹短片。接下來,你可以從這些基本資訊裡得到更多的內容。比如從地圖裡得知附近的餐廳、旅館、觀光景點、或離開這個地方的方法。而這已經不只是條列相關資訊而已了,系統要聰明到能從龐大的資訊裡整理出符合你目前處境所需的資訊,否則只是讓你淹沒在資訊的大海中罷了。
魚夫說:「透過點擊這個『訊號』,文字應包含所有的相關訊息,如圖片、影片、維基…」我認為魚夫所謂的訊號,其實是使用者向電腦(或雲端)系統要求資訊的信息 -- 一個選取(點擊)文字的動作。(事實上,有很多軟體只要把滑鼠游標移動到文字上就能給系統發出訊號,不需點擊選取。)至於選取的對象,過去系統只能處理文字,要表達我們想要瞭解的對象也只能盡可能地用文字描述,現在 Google 更進一步地能分析影像,讓我們也可以用影像來代表要瞭解的對象。也就是說,我們叫不出名字的,或找不到字彙去形容的對象,現在多了一種呈現給電腦的形式。我們可以點擊圖像上傳,發送訊號給系統,就能獲得相關的資訊。 因此魚夫的「訊號」裡應當可以包含文字、圖像,未來甚至可以包含影片、氣味及任何能被數位化的東西。不過依照魚夫的邏輯,當系統可以處理影片時,就會把圖片打入冷宮,就像圖片把文字打入冷宮一樣。魚夫可能會宣稱:「透過點擊這個『訊號』,圖片應包含所有的相關訊息,如氣味、維基,圖片理應成為一種『訊號』而不是…」 文字可以連結到圖片、圖片也可以連結到文字,不同形式的資訊其實各有所長,且能彼此互補,幫助我們學習。沒有必要因為影像分析技術的進步,就此否定文字作為一種符號 -- 一個強大的思考工具 -- 的功能。
留言
張貼留言